11月8日上午,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称,今年以来全国已经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1万多起并造成人员伤亡。这一数据远超出2018年的统计。笔者从应急管理部网站查到:2013年至2017年,全国共接报由电动自行车引发的火灾1万余起。事实证明,电动自行车爆燃事件逐年增加,且增速明显加快。
据统计,我国目前电动自行车保有量为3.2亿辆,平均每4.4人就有一辆。普及度如此之高的一款交通工具,安全隐患却如影随形,着实令人匪夷所思。按照现在的技术手段,分析起火原因并不难。比如,国家轻型电动车及电池产品质检中心经过分析就发现,电动自行车相关安全事故的发生主要原因有两个:车辆改装是引发事故的关键行为;电池和充电器是造成事故的重要源头。如果顺着这个思路挖下去,是能够找到祸根,并将其斩断的。然而,我们所看到的相关报道,似乎很少涉及这些内容。比如,“经初步调查,火灾是由于3层租户将电动自行车锂电池带入户内充电,充电过程中电池爆炸起火。”“经勘验认定,起火原因为车主将锂电池带入室内充电,充电过程中锂电池着火。”“起火原因初步认定为电动自行车充电过程中发生故障引发火灾。”……这分别是9月20日、10月18日和25日关于北京、江苏和山东等地的电动自行车爆燃事件的相关报道,起火原因都指向了充电。至于为什么电池在室内充电会爆燃,电池的生产厂家是哪一个,谁来承担责任,却极少被追问。
同样,如果引发火灾的原因是旧电池翻新或车辆改装所致,那么从事电池翻新或车辆改装的又是哪一家?这些制造祸端的始作俑者最终是否被追究了法律责任?他们生产、加工伪劣产品是否被召回、销毁?等等。无论官方消息,还是媒体报道,对产生电动自行车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及其责任人,都极少涉及。
随着电动自行车频繁爆燃,多地发布了相关条例。其中,2018年11月1日施行的《北京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规定,2021年11月1日后,超标电动车上路,先扣车再罚款。只要发现上路行驶的电动自行车存在加装、改装电动机、蓄电池等“拼改装”情形,驾驶人将被处500元以上10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对车辆予以收缴。还有今年8月1日施行的《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严禁在高层民用建筑的公共门厅、疏散走道、楼梯间、安全出口停放电动自行车或者为电动自行车充电。可以肯定的是,法规条例的实施,在引导消费者到正规商家购买电动自行车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而且能够尽可能减少爆燃带来的损失。
电动车频频变“炸弹”的现状能否改变,上述规定能否真正落地是关键。一句话,出了燃爆事故,必须有人出来担责:一是违规使用电动车的消费者要受到应有处罚;二是相关制造商必须承担产品责任;三是相关执法部门更应切实肩负起监管职责,必要时可以考虑将事故发生率、处理效果等情况纳入其工作考核指标,让实实在在的执法力度保障相关规定的落地落实。
责任编辑:kj005
在2021中国移动全球和记娱乐怡情博娱188的合作伙伴大会期间举行的泛终端全渠道联盟暨智慧家庭生态合作论坛上,中国移动发布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