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项超级工程落地。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多个部门印发通知,同意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内蒙古、贵州、甘肃、宁夏等8地启动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至此,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完成总体布局设计,“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受此影响,资本市场彻底沸腾,多只相关概念股连续涨停,“东数西算”俨然成为了新的投资风口。
究竟何为东数西算?背后深意几何?
1
从概念上看,“数”为数据,“算”指算力,也就是对数据的处理能力;“东数西算”则是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通俗点说,“东数西算”就是在西部地区发展数据中心,把东部地区经济活动产生的数据和需求放到西部地区来计算和处理,该项工程对于我国经济社会的建设发展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与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属于同系列工程,足以彰显决策层对于全国范围内数字化建设的高度重视。
为何要大力推行东数西算?其根源在于发展数字经济的客观诉求。
放眼全球,数字化浪潮已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抢占数字经济发展的制高点、把握新形势下的产业变革机遇已是所有人的共识。这当中,数据已经成为了继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之后的又一关键生产要素,算力在数字时代扮演着全新生产力的角色,而以数据中心(idc)、超级计算中心等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正在成为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底座。近些年,伴随着数字技术向各个产业领域的全面渗透,产生的数据规模越来越庞大,全社会对于算力的需求也愈加迫切,发改委预计每年将以20%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大力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刻不容缓。
放眼当下,我国数据中心大多分布在东部地区,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数据中心能耗较高,对于电力、水资源的消耗都很大,东部地区虽然经济发达,但在能源、水、土地等方面的供给上压力不断增加,且人工费用相对较高,进一步建设发展数据中心无疑要受到极大的限制。反观西部地区,各种资源极其丰富,成本偏低,且土地空间广阔,完全具备承接东部地区算力需求、发展数据中心的能力,与东部地区形成了极强的互补性。
正因如此,“东数西算”才得以应运而生,相当于是对全国范围内的数字经济资源进行了优化配置,继而提升整体算力水平,夯实数字经济底座,这与我们熟悉的“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的逻辑是相类似的,都是从国家层面进行区域间的资源调配。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批复文件,“东数西算”工程在全国布局了8个国家算力枢纽节点。这8个节点分为两大类,其定位不同,发挥的作用也不尽相同。
具体而言:
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属于第一类,这4个节点分布在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丰富、气候适宜、数据中心绿色发展潜力较大,其定位是不断提升算力服务品质和利用效率,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夯实网络等基础保障,积极承接全国范围的后台加工、离线分析、存储备份等非实时算力需求;
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长三角地区、京津冀地区属于第二类,这4个节点与我国重要城市群重合,其特点是用户规模较大、应用需求强烈,要服务于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实施需要,其定位是进一步统筹好城市内部和周边区域的数据中心布局,实现大规模算力部署与土地、用能、水、电等资源的协调可持续,优化数据中心供给结构,扩展算力增长空间。
这8个节点各有侧重又互为补充,在此基础上又布局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以此作为支撑,推动算力资源有序向西转移,从而有助于东西部算力供需失衡问题的加快解决,实现全国算力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2
除了优化区域算力格局、改善数据中心供需失衡问题之外,“东数西算”工程还有望从以下两大方面为经济社会的发展赋能:
其一,推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缩小区域经济差距。
数据中心产业链条较长,涉及到服务器、交换机等it网络设备,散热、机架等支持性设备,以及运营商等多个环节,大面积建设算力枢纽和数据中心集群,必将产生极大的投资带动效应,有力拉动产业链上下游的投资。就目前而言,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已颇为成熟,西部地区产业基础则相对薄弱,通过“东数西算”工程的实施,有利于扩大西部地区的有效投资,继而带动当地经济更高质量的增长。
不仅如此,“东数西算”还可以极大地促进数据要素的跨区域流动,有效激发数据要素的创新活力,加速数字经济的发展进程,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这是实现产业升级和平衡区域发展的重要路径,相当于为西部地区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可以充分整合数据算力,并进一步释放区域合作的倍增效应,实现东西部地区共赢发展。
其二,高度契合“双碳”目标,助力绿色经济发展。
数据中心历来都是耗电大户,被称为“不冒烟的钢厂”和“电老虎”。根据华北电力大学撰写的《点亮绿色云端:中国数据中心能耗与可再生能源使用潜力研究》,2018年我国数据中心总用电量约为1609亿千瓦时,占我国全社会用电量的2.35%,规模甚至超过了同期上海市用电总量(1567亿千瓦时);而在微观层面,数据中心电力成本占其运营成本的56.7%,其中占据能耗比重最大的为it设备和制冷系统,二者合计占数据中心总能耗的80%。
与此同时,数据中心的碳排放量还居高不下,主要原因在于,数据中心的用电来源仍以传统的火电为主,占比在70%以上,其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仅有20%出头。参考国海证券的测算结果,若能通过提高可再生能源上网消纳以及数据中心企业更主动采购可再生能源等措施,将数据中心整体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提高至30%,那么二氧化碳排放量将减少超过1500万吨。
在“双碳”目标下,数据中心要如何实现高效、清洁、集约、循环的绿色发展,已成为亟需破解的难题。
事实上,国家发改委 2022 年初发布的《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以及本次发布的“东数西算”工程政策,已明确提出要提高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鼓励其参与绿电交易。而我国西部可再生能源丰富价廉,比如内蒙古拥有发达的风电,宁夏的光伏产业颇具气候,并且西部地区大多温度较低,加大数据中心在西部布局的倾斜力度,提高西部绿色能源消纳比例,显然有利于降低数据中心的能耗水平,提高电源使用效率,降低其用电成本,继而促进节能减排,为“双碳”目标的如期达成提供保障。
如今,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东数西算”工程的实施将有望重塑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为国民经济的更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的动力。
3
随着“东数西算”题材的不断发酵,资本市场上投资者的热情也水涨船高。虽然近期相关板块的股价已经有所表现,但是按照市场机构的普遍预测,“东数西算”在未来五年内或将带动每年千亿元的投资规模。这便意味着增长空间巨大,而背后更是孕育着大把的投资机会。
除了数据中心idc板块,投资者还可以重点关注如下领域:
第一,温控设备。
温控系统能耗巨大,节能减排的关键便在于降低温控系统的能耗。一方面,受益于新建数据中心的拉动,温控设备的需求量将不断上升;另一方面,按照《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的要求,鼓励新型机房精密空调、液冷等创新液冷方案的应用,推动数据中心采用机柜模块化等节能技术模式,这些都将有利于温控设备的质量升级与效能的优化。
第二,ict设备/光模块。
ict设备与光模块是算力网络的基础,数据中心集群建设叠加算力需求不断提升,有望推动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光模块的扩容与升级。
以光模块为例,光模块是一种用于高带宽数据交换的光器件,其作用是实现光信号和电信号之间的相互转换,从而实现数据的传输。新一代数据中心网络架构下的光模块数量倍增,随着网络架构升级,框式交换机逐步被拆成盒式交换机,光模块数量也随之增加,随着新一轮的需求增长和光模块技术换代催化,行业有望在2022年迎来新一轮的价值重估。
第三,电力设备。
大型数据中心建设需要用到大量高速传输电缆及其连接系统。同时,由于数据中心设备迭代速度快,需要进行周期性设备更新,因此存量的数据中心也需要持续性地购买配套电缆、组件等。在“东数西算”工程的带动下,电力设备有望持续受益。
第四,云网融合。
根据《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中的具体要求,对集群和城区内部的数据中心进行一体化调度,支持在公有云、行业云等领域开展多云管理服务,加强多云之间、云和数据中心之间、云和网络之间的一体化资源调度。因此在云网融合、多云融合一体化的趋势下,相关领域或将存在投资机会。
【注: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所载信息或所表述意见仅为观点交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本文由“苏宁金融研究院”原创,作者为星图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付一夫
责任编辑:kj005